SG飞艇

主办:中共SG飞艇(中国)开奖记录查询站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SG飞艇(中国)开奖记录查询站 办公室承办:SG飞艇(中国)开奖记录查询站广播电视台
2025年6月27日 上巷村振兴进行时:一根凉瓜的“链式反应”

2025年6月27日 上巷村振兴进行时:一根凉瓜的“链式反应”


上巷村振兴进行时:一根凉瓜的“链式反应”

  直播时间:2025年6月27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采访嘉宾:SG飞艇(中国)开奖记录查询站杜阮镇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

  节目主持:邝杰岚

  主持:欢迎大家收听本期《一周亮点》,我是岚岚。日前,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会上通报了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名单,其中,江门8个集体上榜表现突出集体名单,8位个人上榜表现突出个人名单。今天,我们聚焦入围表现突出集体名单的SG飞艇(中国)开奖记录查询站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村委会,一起听听它与“百千万工程”的故事吧:

  【出录音】

  黄姨:(教他们制作)凉瓜饼、三色糕、千层糕、蛋挞这些美食,很多香港和广州的旅游团都会过来,就像今天有广州团过来,我们教他们制作凉瓜饼,做好后他们可以带一份回家蒸熟品尝。有人来,教他们怎么做,自然开心。

  【录音完】

  主持: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上巷村村民黄姨的声音。自去年村里的富民工坊开业后,每天早上7点多,她就会来到这里开始一天的工作。线上线下多渠道接单,接待旅游团、研学团,承包团餐……通过近年建立起来的凉瓜大棚和富民工坊,杜阮凉瓜的旅游线路得以串联起来。游客们为了杜阮凉瓜的名气来到上巷村之后,也便有了了解、尝试杜阮凉瓜的窗口。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跟我们介绍说:

  【出录音】

  黄梅芳:我们的研学线路其实很简单,主要包含三个环节。最初设计时,第一个环节是带小朋友到凉瓜大棚现场,让他们亲身感受凉瓜的生长过程,并在田间进行科普讲解;第二个环节是制作凉瓜饼。后来随着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模式,去年11 月新增了凉瓜博物馆,今年线路也随之升级。现在的三个环节具体如下:

  1、凉瓜博物馆参观:馆内内容丰富,展示了凉瓜的生长过程、历史演变等知识,能让参与者系统了解凉瓜文化;2、凉瓜大棚研学:大棚设有遮风挡雨设施,即使下雨,小朋友也不用担心踩湿泥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参与田间实践;3、工坊体验制作:工坊可容纳五六十人,自去年开放以来,我们以凉瓜为原料制作的糕点备受关注,人气很高。

  在推广方面,我们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发布视频内容,同步更新每一期活动动态,目前推广效果不错。

  【录音完】

  主持:去年6月,富民工坊在有关部门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建成开业,吸收当地村民就业的同时,也为去年4月开始的研学提供进一步了解杜阮凉瓜的阵地。在工坊建成之前,研学团队只能在村委会门前的榕树下或者是在本地餐厅进行凉瓜饼等特色美食的制作或用餐。从种植到加工、文旅,一二三产融合,推动了凉瓜产业链发展。说起上巷村近年来的发展,黄梅芳和我们说,这要得益于2022年,“百千万工程”开展后村里强村富民公司的成立:

  【出录音】

  黄梅芳:我们这几年主要聚焦凉瓜产业发展。2022年12月底成立了强村富民公司,作为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村,公司以产业服务为主,通过“四个统一”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难题。在产业服务方面,我们打通了凉瓜产业的一产、二产、三产链条:从种植销售到研学旅游,实现全链条创收。得益于这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2022年为200多万元,随后增长至400多万元,2024年已达到600万元。

  【录音完】

  主持:早在“百千万工程”开展之前,上巷村就以“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当时,村集体通过早年成立的凉瓜专业合作社,进行凉瓜的“四个统一”销售,也就是统一收货,统一挑选,统一代销和统一结算,为农户和合作社社员解决凉瓜销售问题。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集体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公司”的建立,能够通过进一步整合村资源后进行深度开发,推动村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黄梅芳和我们分享说:

  【出录音】

  黄梅芳:我们与群众密切沟通,他们很愿意和我们交流。比如为什么即使政府有好政策,像一几年的时候每亩种瓜能拿800元补贴,可叔叔伯伯们却不愿种呢?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凉瓜难种,种出来卖的价钱却和普通蔬菜差不多,大家觉得没必要种。作为村集体党支部,我们觉得有责任解决群众的问题。以前合作社里都是种瓜的叔叔伯伯,我们一直思考如何帮他们销售。村经联社尝试过开展经营活动,为此请教了不少专业的领导和同事,研判后发现,虽然经联社可以从事经营,但强村富民公司作为新型集体经济主体更具优势。而且“百千万工程”支持成立新型集体经济主体,中央一号文件也鼓励发展这类主体,于是我们决定把凉瓜销售作为强村公司的经营业务之一,这也让我们对解决问题更有信心。

  【录音完】

  主持:经过一年的营业,据初步统计,富民工坊营业额大概有80万元。到了今年5月,来到上巷村的研学团又有了一个新去处,在打卡凉瓜大棚、凉瓜博览馆、富民工坊后,家长和孩子们可以走进新开业的富民汤馆吃饭喝汤。汤馆的开业,离不开富民工坊的成功探索。黄梅芳和我们说,汤馆的开业,是富民系列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进一步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出录音】

  黄梅芳:汤馆的开业是“富民系列”项目的延伸,其核心目的是进一步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并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该模式不仅盘活了村民的闲置房屋,还由强村公司负责运营,同时也开放给社会运营团队参与——若有兴趣,可加入业态运营。之所以打造汤馆,是因为本地凉瓜资源极为丰富,而汤馆作为“富民系列”的第二期,以健康汤品为主打,能充分发挥食材优势。后续“富民系列”还将延续这一模式;第三期加工厂计划开展凉瓜与凤凰果的深加工,持续盘活村集体闲置物业。这种模式既能让村民获得就业机会,也希望吸引更多热衷“小而美”经营的主体合作——凭借强村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与社会团队的专业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录音完】

  【出录音】

  上巷村的一店一菜分享美食来啦,本期的主题是杜阮凉瓜盛宴。今日带大家去……

  【录音完】

  主持:我们刚刚听到的,是上巷村视频号的美食指南。据统计,目前上巷村有着31家餐馆,美食资源丰富。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认为,目前透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是大趋势,通过在短视频平台推广本地特色美食,当前来旅游、研学的朋友们在行程结束后打开手机,也就可以搜索到本村的特色美食,留在村内消费,进一步带动本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通过视频号,也可以推广凉瓜系列产品:

  【出录音】

  黄梅芳:我认为线上推广是个好办法,现在很多网红也喜欢帮人推广,我们会通过奖励机制和收益分成的模式去推动推广工作。目前我们的凉瓜产业除了开了工坊汤馆,凉瓜也是杜阮优品,杜阮优品系列的产品也很多,有新鲜凉瓜、加工糕点,还和合作企业做了洗护类、护肤类产品,甚至把次品做成瓜干、凉瓜茶包这些都很受欢迎。

  【录音完】

  主持:去年2月开始,上巷村积极探索发展直播带货新路径。通过探索直播带货,与结对单位合作直播等方式,进一步擦亮“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杜阮凉瓜金字招牌。说起直播带货,黄梅芳总是亲自上马,在镜头前为观众介绍杜阮凉瓜,她和我们说,通过不断探索直播带货,希望能进一步带动杜阮凉瓜销售,提升村集体收入:

  【出录音】

  黄梅芳:真正做直播其实是在上年,之前有体验过,但一直纠结着不太喜欢上镜。不过现在时势需要也下定决心试试,可长期直播时间不太允许,像一些专业主播一坐就是两三个钟,坐得时间短流量可能上不来。之前试过中午播一个钟,太早太晚时间都不合适,这两晚我们在吃饭时间播流量还行,现在也在探索中,只要时间允许就会播。其实觉得很有必要做,毕竟有乡村振兴基础,我们是农业线土特产,每年中央一号文都把三农放首位,村里没太多工业的前提下做这件事很恰当,关键是有没有兴趣,想不想做,能不能坚持,时间自己调节,就像专家说的,不管多难先做起来。

  【录音完】

  主持:强村富民公司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依照《公司法》设立,参与市场竞争。黄梅芳坦言,农村集体经济参与到市场经济,迫切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和运营体系。令她欣喜的是,村民们都积极参与到村里建设。近年来,也有不少年轻人愿意回到村里发展,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出录音】

  黄梅芳:因为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要面向市场,又担心竞争不过别人,毕竟不够专业。还好现在我们的人手资源都是在村里发掘的,群众也愿意参与,有年轻人也有退休人员,大家组合起来打好配合拳,起码年轻人有兴趣研发,其他人配合制作,还是觉得挺感恩的,能一下子找到相关愿意参与的人员。

  【录音完】

  主持:从党支部到强村富民公司,再到农户、企业和政府,上巷村正不断探索实施“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农户”发展模式,也就离不开多方合作与统筹规划。黄梅芳也和我们分享与各方合作发展的心得:

  【出录音】

  黄梅芳:就以凉瓜为例,首先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作为党支部要在各个环节收集群众的意愿声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你想做的事情得是群众愿意参与的,比如种凉瓜,你想卖凉瓜得先有人种,这就需要群众愿意种。第二是种出来后要去卖,这又需要得到上级支持,比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如果没有授权就不能做。我们要思考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最佳效应,这都需要得到上级支持,这样才能把凉瓜产业做得更好。

  【录音完】

  主持:去年,上巷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0万元,而这一数据,有望随着业态的不断丰富完善而再次刷新。黄梅芳和我们说,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忧患意识,上巷村需要围绕本村资源作进一步挖掘,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出录音】

  黄梅芳: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发展方向还有进步空间,而且上级非常支持,之前从比较初步的商业模式起步,现在得到组织部、自然资源局、农业局等部门实际支持,像政策、土地和专项资金这些,让我们从模型构想走向实际资产落地,这会给上巷村带来硬件层面的创收。毕竟经营性项目无形且热度短,比如2023年做的集市,当时很热闹但现在因太多同类而内卷,农产品也得有这种隐患意识,所以要把一产逐步转向二产三产甚至更多产业系列。

  【录音完】

  主持:从凉瓜种植到直播带货,从单一农产品销售到“种植+加工+文旅”的三产融合,上巷村的蜕变恰如一根凉瓜引发的“链式反应”,乡村振兴的密码也就藏在这环环相扣的产业升级之中。上巷村的故事不仅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案例,更让我们看见:当传统乡村拥抱市场经济的浪潮,每个扎根土地的创新实践,正是“百千万工程”生动的注脚。